中国戏曲剧种: 绍剧


 

    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称“绍兴乱弹”、 “绍兴大班”。兴起于浙江绍兴一带,流行于绍兴、宁波、杭州、嘉兴、湖州和上海等地。是以唱乱弹腔为主的多声腔剧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亦曾一度称为“越剧”,1950年定名为绍剧。

历史沿革

    绍兴是文化古城,戏曲活动频繁。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余姚腔,即源出绍兴府所属的余姚、上虞一带。明嘉靖年间,秦腔自北方流传到浙江绍兴,与余姚腔融合,逐步形成一种激越昂扬的新腔,称为“调腔”。最鲜明的是“二凡”,腔调和秦腔最近。调腔在剧目和音乐等方面对绍剧的影响较大。

    明代万历年间,调腔在绍兴一带流传并逐渐盛行。演出班社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民间的坐唱班,称为“堂茗”;一种是道士清唱班。到了明末清初,昆腔盛行,称为乱弹的梆子腔传人,与昆曲、调腔同时流行。当时的班社往往是三戏皆通,兼唱“高、昆、乱”等声腔。清代乾隆年间,这种三合班盛极一时,多以“群玉”二字作班名。清代咸丰、同治年间,高腔和昆腔都衰落了,而在农村,乱弹备受欢迎,于是艺人就以唱乱弹为主,班社称为绍兴乱弹班。

    绍剧与徽戏的关系亦较密切。在绍剧传统剧目中运用甚多的另一基本唱腔“三五七”,其旋律与徽戏中的吹腔相近。“三五七”属于南曲体系,所以其音乐风格也带有南曲特点,比较委婉绵长,长于抒情。绍剧的剧目,与徽戏相同者也占一定数量。

    早期绍剧,主要流动演出于水乡农村,多为“社戏”性质。农历正月演“灯头戏”、二月演“酬神戏”、三月演“青苗戏”,四月开始农村庙会不断,迎神赛会,经常演戏。至七月中元节,到处盛演“祭鬼戏”(在整本戏中插入目连戏折子,叫做“平安大戏”)。之后,主要演出“祠堂戏”:有调解两村相争的“和事戏”,对盗伐山林者而设的“罚款戏”,商贾在外埠发迹的“还愿戏”,富户豪门添丁、做寿的“庆贺戏”,以及村镇间轮流值年的“年规戏”等。这一时期,在绍兴毗邻地区也出现绍剧班社。嵊县有以唱乱弹为主,兼唱调腔的班社。

    文武分班,相传起自清乾隆末年。之后,曾出现过相当兴盛的景象,班社多至四十余副,多数是职业班社,也有些时散时合的半职业班社。

    1840年鸦片战争后,绍剧活动地区不断缩小,趋向衰落,尤以武班为甚。至1920年左右,一般演员均习文弃武,文班则增设武戏,文武班合流。此后,班社仿效京、沪等大城市,有以舞台为班名的。如泉源第一舞台、越舞台、天荣舞台、同春舞台等。二十年代以后,在绍兴本地城乡,绍剧颇为兴旺。抗战期间,在上海的绍剧戏班不多,至1945年只有同春班一个,但阵容较强,名家辈出。除吴昌顺等之外,又涌现了老生七龄童、十三龄童,武生六龄童,旦脚筱玲珑、章艳秋等。抗战之前,有越中第一舞台、文明舞台、林贵舞后、新大世界、新大鸿福等二十余班。抗战以后,绍兴民众教育馆搞旧剧改革,进行登记,先后入册者有近五十个班,其中绝大多数是乱弹班。

    建国初期,有同春、同兴、新民等九个民间职业剧团。后经登记、合并,数量虽稍有减少,但由于招收新学员办了数期培训班,培养了接班人,使绍剧得到较大的发展。1956年改同春绍剧团为浙江绍剧团。1965年有专业绍剧团六个。“文化大革命”中绍剧受到摧残,粉碎“四人帮”后得到复苏。到1982年,有浙江省绍剧团和绍兴县、萧山县等三个专业绍剧团、一个绍剧训练班。

    建国后,整理改编了不少传统剧目,编创了一批现代戏、历史剧。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龙虎斗》、《后仇砂》、《火焰山》、《芦花记》、《香罗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编创的现代戏有《血泪荡》和《阿Q正传》,历史剧有《于谦》等。其中《芦花记》曾在1954年华东区戏曲会演上获奖;《于谦》在1979年获文化部颁发的演出一等奖,剧本二等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于1960年由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

艺术特点

    绍剧的主要唱腔为“二凡”和“三五七”,另有阳路、调腔以及一些小调,以“二凡”为主。

    “二凡”与西秦腔有明显的渊源关系,唱腔高亢激越,曲调具有板式变化。板式有慢板、中板、快板、倒板、浪班五种。后两种是散唱散伴形式。慢板(慢二凡)徐缓舒展,多为抒情长腔;中板(流水二凡)明快流畅,多用于叙事;快板(快二凡、快流水)急促有力,多用于戏剧冲突激烈场面。这三种板式均为散唱整伴形式。在旋律进行中,伴奏比唱腔快一倍,并以此区分慢、中、快的板式。二凡基本用弦乐作为伴奏乐器,主奏乐器为板胡,发音嘹亮清脆。另有弹拨乐器斗子及碗胡、高胡、二胡、三弦等。

    “三五七”因其唱句以前句三字和五字,后句七字组成而得名,具有板式变化的特点。唱腔清越流畅,高亢嘹亮,富有水乡特色。“三五七”以管弦乐器混合伴奏,主奏乐器是笛,称“乱弹笛”。其唱腔与伴奏有民间对比性复调因素,极有特色。梅花二凡和梅花三五七也可单独用唢呐伴奏,且在演唱时常可互相转换。

    “阳路”即吹腔,有“高阳”、“平阳”之分。

    绍剧生行过去多用真嗓(又称“堂喉”),讲究嗓音浑厚明亮,吐字清楚,喷口有力。进入上海后,在京剧、梆子等影响下,定调提高,老生中出现“小堂喉”(高音区运用假嗓),听来飘逸洪亮,别具一格。老外均用堂喉,讲究嗓音苍劲浑厚,以声如洪钟者为佳。副末亦同。小生原用“雌雄喉”(真假嗓并用,转折明显),演唱中能结合和谐者甚少,自有女小生后,真假嗓运用始自然优美。

    绍剧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斗子”为辅。绍剧的板胡亦称高胡,音色比一般板胡更为高亢,“斗子”亦称“金刚腿”、“牛腿琴”。此外,还有唢呐、梆笛、笙、管等。

    绍剧的打击乐有文、武场之分。文场以小锣、小钹为一组;武场以大锣、大钹、大堂鼓为一组。大锣亦称“绍锣”,大而无脐,音低而宽,是锣鼓中的骨架。大钹声音响亮扎实,演奏时与大锣同击。大堂鼓声如沉雷、雄浑厚实。加之以号筒等,制造出的舞台气氛颇有特色。绍剧的锣鼓强烈而不震耳,气势雄壮,节奏明快,变化很多,自成一格,具有浙东地方的风格特点,称为“绍班锣鼓”。

    绍剧的表演艺术以强烈粗犷见长,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身段动作上讲究装饰趣味,刻画的人物性格情趣盎然。如“三出场”,是大将或探子出场的一种程式动作,略似京剧的“起霸”,但较明快、紧凑,表现出武将整装待发,气宇轩昂的气慨。另外,各行当还有其不同的表演姿势,老生“稳如劲松”,大面“五爪金龙”,花旦“紧裹臀部”,小丑“鹅形鸭步”等。

    绍剧的武功颇有特色,有的来自目连戏,有的吸收民间武术加以美化。有 “打短手”、“九窜滩”、“手顶”、“窜刀”、“甩桌”、 “七十二吊”、“叠罗汉”、“推车筋头”等多种绝技。

角色行当

    绍剧角色行当分为三档(艺人习称“三堂”):白脸堂,包括老生、老外、小生、副末(也称副老生);花脸堂,包括大花脸(也称净、大面)、二花脸(也称副净或二面)、小花脸(小丑)、四花脸;旦堂,包括正旦、花旦、老旦、作旦(具武旦性质)、五旦(宫女旦兼男角)。此十三行也称“十三先生”,分工细致,职责明确。至民国初年,白脸堂增加了帮小生、外末、六白脸;花脸堂增加了副大面、五花脸,合称“十八子弟”。各行脚色均有各自的拿手戏,如二丑戏《游园吊打》、《磨房串戏》;花脸戏《打太庙》、《打半山》;老生正生戏《轩辕镜》、《渔樵会》、《芦花记》;花旦戏《香罗带》、《哭箱诉舅》等。

    生行:称为正生,扮演中、青年男子。外(老外),系“生外之生”,专扮演老年男子;末为“生之末”,扮演中、老年男子中的配角;小生原只扮演青年男子的配角,生行一般俊扮不涂花脸,故又称“白面堂”,但也有少数开花脸的戏。生行早期尚有小外、小末等脚色,亦即后期绍剧中的“六白脸”。清中叶以后,乱弹、皮簧勃兴,描写男女爱情婚姻的戏增多,小生由次要变为主要,正生成为老生的专称。自此,生行基本上形成小生、老生、老外、副末四行当的格局。但仍无文武之分,要求演员文武不挡,做打皆精。清末叶以后,绍剧这一古老剧种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多演武戏,因而出现了“武生”一角,并雇用了一批翻筋斗配打的脚色,称为“武手下”或“武行”。

    花脸行:很早就形成大花脸(净)、二花脸(副)、三花脸(即小花脸,丑)、四花脸等四色花脸的格局。后期由于角色增多,增添 “五花脸”。大花脸所扮演的角色较多,有忠有奸,有正有反,上至帝王权贵,下至乞儿龟奴,几乎无其不有。若以其所抹花脸分之,计有红、黑、白、花四类:红脸多为英勇忠义之士,黑脸多为憨直刚毅之人,白脸多为奸刁卑俗之徒,花脸(杂色脸)多为凶残邪恶之辈,二花脸介于净、丑之间,亦净亦丑,亦文亦武,二花脸(副)擅饰憨厚蠢笨的角色,小花脸(丑),旧俗在戏班中地位最高,能代表老郎(戏神)在班中执法,待客、议事,乃至引路、开饭揭锅盖,均须小花脸领头。其扮演的角色,忠奸善恶,男女老少,几乎无所不包,且文武不挡。小花脸亦兼演彩旦,如《碧桃花》中的牢婆,《牡丹记》中的皮氏等。四花脸,为花脸行的次要脚色,如《水擒庞德》中,大花脸饰关羽,二花脸饰周仓,四花脸则饰庞德;《碧桃花》中小花脸饰牢婆,四花脸则饰配角牢头。四花脸在较多戏中则扮演奴仆、家将、皂吏、报子之类。大花脸唱念均用大嗓,不仅要求洪亮,且应有翻滚之声,因声如滚雷隆隆和巨浪翻腾,称为“滚喉”,亦称“水底翻”。小花脸用“堂喉”(真嗓),但说白常用“子喉”(假嗓)与“堂喉”结合,有时突然翻高八度,以增强风趣诙谐的效果。二花脸用嗓近于大花脸,四花脸则与小花脸接近。

    旦行:早时只有旦(正旦)、贴(亦称作旦)、夫(老旦)和小旦四色,正旦与正生相配为男女主角;清中叶后,正旦的地位为花旦所代替,与小生相配,成为男女主角,正旦则成为专饰中年妇女的配角;后因武戏增多,又添“武小旦”一色。清末以后,旦戏增加,各剧种又都增添了“三手旦”(或称“三梁旦”)一色;使旦行多至七个脚色。花旦专演年青女子,唱做俱重,文武兼能。因其在许多戏中挑大梁;故亦称之为“大梁旦”、“当家旦”。贴旦亦称作旦,亦扮演年轻女子,常为花旦之配角,故有人称之为“二梁旦”。但贴旦专工唱,花旦更重做,故贴旦仍有其所长和特色。如《西厢记》中花旦饰红娘,贴旦则饰崔莺莺;正旦主要演中年妇女,还常兼演次要小生;武小旦专演旦脚武打戏,如《打店》中的孙二娘,《白蛇传》中的小青等。老旦专演老年妇人,由于演武戏时,老旦戏少,故老旦常兼其他次要角色,且与杂脚同为龙套的头和尾。三梁旦(三手旦)为旦脚中次而又次者,常演一些丫鬟、宫女等角色。小旦因每戏结尾大团圆时,常头披红巾充新娘拜堂,故又称“拜堂旦”,多由学徒担任。

标签:中国戏曲
【设计之家 原创文章 投稿邮箱:tougao@sj33.cn】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