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源于凤阳县郊长淮卫乡(今属蚌埠市)。与花鼓灯、凤阳花鼓(当地又叫“双条鼓”)合称“凤阳三花”。因其所唱曲调多源于凤阳北乡长淮卫民歌,故又名卫调。流行于省内涡阳、凤阳、五河、嘉山、灵璧、怀远、固镇等十九个县区。

历史沿革

    明洪武初年,朱元璋在家乡临濠(今凤阳县)建都,所属长淮卫一带的村镇,流行“凤阳歌”。由于临近淮河,又借漕运舟楫之便,凤阳歌得以广泛传播。洪武六年(1372)地方建制为卫(明朝规定军队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于是当地群众以地名为名,称凤阳歌为卫调,但外地人仍称之为凤阳歌。

    明清时期,凤阳一带是“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的长年灾区。为躲避自然灾害,每年秋后都有成群结队的妇女外出逃荒。她们唱着凤阳歌,配之以锣鼓,卖唱乞讨,其中也不乏身背花鼓流落各地卖唱的职业艺人。因此人们又称凤阳歌为凤阳花鼓。由于灾民的传播和凤阳歌演唱简便,凤阳花鼓很快盛行于南北。清人赵翼所著《陔余丛考》中《凤阳乞者》条曾这样写道:“江南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村落间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间始回。” 当年凤阳花鼓演唱者多为妇女,往往是姑嫂二人对唱。一人系细腰鼓,一人提碟形小锣,称为花鼓女。演唱时一般是二人坐在一条板凳上坐唱,段落之间敲锣击鼓,无丝弦伴奏。后来又演变出一种双条鼓代替细腰鼓,即演唱者左手执小鼓,右手持双鼓箭击鼓。花鼓艺人从各地带回了多种民间歌曲和音乐,逐渐丰富了凤阳花鼓的声腔,并演变出多种歌舞形式,但都以传统的花鼓调为基础。

    明末清初,凤阳花鼓调已被地方戏曲吸收演唱。清乾隆年间刊行的《缀白裘》第六集中,即收有《花鼓》一出。所唱曲调有“凤阳歌”和“凤阳曲”等。其剧情中即有凤阳人打花鼓乞食的记述。凤阳花鼓对南方许多地方戏也产生了影响,如它的曲调就被徽调吸收,列入安庆梆子腔剧目中。凤阳花鼓戏自形成以来虽已有近百年历史,但仍以歌舞形式演唱,且无专业班社,皆是群众在空闲时自演自娱。每逢春节、元宵、端午等节日或庙会,在庙前、麦地或集市中的空地,置一桌一凳,即可开锣演出。

    凤阳花鼓戏以剧种形式出现而兴盛后,仍以淮河为界,分南乡和北乡花鼓;南乡花鼓流行于府打庙、叹儿湾一带;北乡花鼓流布于凤阳、五河、怀远、蚌埠一带。

艺术特点

    凤阳花鼓戏的唱腔属于尚不完善的板腔体。[娃子]、[羊子]是凤阳花鼓戏的两个主要唱腔。经过长期发展衍变,到清同治、光绪年间,其唱腔已由[凤阳歌]、[凤阳曲]发展为与板腔体相近似的曲调, 如有[起板]、[数板]、[五字紧]、[慢赶牛]、[十字韵]、[流水]等,且分男女唱腔。到民国年间,其唱腔又衍变为[慢赶牛]、[卷帘子]、[松紧口]等主腔。唱腔结构有七字、十字句。唱词一韵到底,谓之清口;又有浑口,称为插花韵,把“人辰”与“宫身”韵掺合运用。但仍间有曲牌体唱腔,其词也多出于即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艺工作者对民间流传的较好唱段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定腔定谱并在伴奏上加进了管弦乐,培养了凤阳花鼓戏第一代女演员。自女演员参加演出后,在唱腔上也有了一些突破和发展,旋律显得华丽多彩,节奏上亦有较多创新。

    凤阳花鼓戏至今仍只用锣鼓伴奏而无管弦跟腔。打击乐器与凤阳花鼓灯锣鼓完全相同,主要是鼓、罗、钹三大件。其余是小钹、小镗锣和脆锣(俗称“巴狗子”)。开演前,先演奏花鼓灯锣鼓来招徕观众,开台后,就只用[长锣]、[短锣]、[哭皮锣]几种,起前奏、间奏和伴奏的作用。凤阳花鼓戏的锣鼓讲究“人跟锣、锣跟人、互为帮衬”。虽比较单一,但对突出凤阳花鼓戏的风格起着重要作用。

    在表演形式上,凤阳花鼓戏只有男女角色之分,并无行当之分。男角被称为鼓架子,分大小鼓架。大鼓架,其力大脚稳,做顶人、叠罗汉灯技巧表演;小鼓架乃活泼伶俐,以筋斗见长。唱曲与舞蹈的精彩部分,则由女演员来体现,演出时手执巾、扇,翩翩起舞,俏丽动人,人称“兰花”。

标签:中国戏曲
【设计之家 原创文章 投稿邮箱:tougao@sj33.cn】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