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剧种: 晋剧

山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兴起于晋中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一带,所以又称为“中路梆子”或“中路戏”。它和蒲州梆子、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流传外地后,被称为“山西梆子”,建国后改今称。晋剧在形成初期,仅流行于晋中盆地十县和西部八县以及东四处(平定、昔阳、孟县、寿阳),主要观众是农民。后以太原为中心,逐步扩大到晋北、晋南与晋东南个别县份。随着晋中商人赴外经商,晋剧的活动范围又逐步扩大到张家口、北京、天津以及陕北、甘肃的部分地区。清末民初,中路梆子的班社还曾到上海演出。在张家口和冀西井陉一带,它己成为当地主要剧种,设有许多职业剧团,一些晋剧著名艺人在那里安家落户,为当地培养出许多演员。

历史沿革

关于晋剧的渊源,老艺人中传说不一。一说是蒲州梆子向北发展,为了适应晋中地区观众的欣赏要求,逐渐形成中路梆子。一说晋剧与北路梆于原是同一个剧种,后在晋中地区逐渐地方化,才从北路梆子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剧种。还有一说认为它是在晋中祁太秧歌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吸收蒲剧、北路梆子等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上诸说,都有一定道理,但从晋中地区早期组班要约蒲州艺人,设科班教戏要请蒲州艺人当教师,以及学戏语音要以“蒲白”(晋南地方官话)为准等事实来看,一般认为中路梆子是由蒲州梆子演变而来。在演变过程中,艺人们吸收、融化了祁太秧歌和汾孝干板秧歌的腔调和打击乐器等,在语音、唱腔、表演上均发生了变化,形成了自己高亢激越而又清新委婉的风格。

早在晋剧形成之前,晋中一带,就有关于“并州腔”、“三例腔”的记载。到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中路梆子已非常盛行。清咸丰、同治(1851-1874)以后,晋中票号兴旺,商业发达,中路梆子的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先后出现了许多著名班社和演员。不少爱好戏曲的豪商巨贾,出资邀请著名艺人组成实力雄厚的“字号班”。一些文人也参加了戏曲活动,如太原北后街“字号班”。一个研究晋剧的艺术团体。民间“闹票”、“打座场”等演唱活动更为频繁。晋中平原及东西山,民间迎神赛会很多,如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庙会、四月初八奶奶庙会、五月十三日关帝庙会等。这些庙会正日都要唱戏敬神。此外,正月天地会要唱“人口戏”,粮行要唱“添仓戏”;四月和七月龙王庙要唱“雨戏”,民间祈雨时要唱“安神戏”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侵占太原及晋中各县,中路梆子受到严重摧残,班社纷纷解散,艺人四处逃亡。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晋绥边区,于1939年后,曾先后成立了七月、人民、吕梁三大剧社,在战争环境中,还能培养出大批晋剧人才,编演了不少新戏。这期间,除移植上演了《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外,还编演了以岳飞被害为题材的古装戏《千古恨》和表现边区劳模事迹的现代戏《新屯堡》等。

建国后,山西、内蒙、河北等地,先后建立起许多晋剧演出团体,整理和创作了一批传统和现代戏,并培养出大批中、青年演员。

艺术特点

晋剧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过去晋剧纯由男演员演唱,一般定F调;后逐步发展到以演员为主,改定G调。除“二音子”用假音演唱外,乱弹分七种板式:平板(亦称:“四股眼”)4 /4为拍;夹板为2 /4拍;二性为 1/4拍;流水为1 /4拍;另外还有介板、倒板、滚白等。每种板式还有许多变化。如流水板中即有大流水、小流水、紧流水、慢流水、二流水等。此外还有三花腔、五花腔、走马腔、三倒腔、倒板腔等许多花腔。

晋剧十分注意运用二人以上的对唱、轮唱手段发挥其唱腔的艺术特色。如《忠报国》,通过大花脸、须生正旦的轮唱,追述以往故事,交流当前感情。轮唱中多用适于叙事的二性板,旋律舒展。《走雪山》中是以老生与青衣的对唱,来表现曹府遭祸后,老家人保姑娘仓皇逃难的故事。先以介板对唱,表现主仆脱离虎口时的狼狈状态;继以二性轮唱,追叙受迫害的经过,男声方落,女声又起,交替歌唱,别有韵味。

在晋剧中也有大段独唱。这种独唱,一般用慢垛板;如《空城计》、《见皇姑》、《打金枝》中的孔明、秦香莲和沈后的单独唱段,无锣鼓之响,有丝弦之音,行腔运调有如甘露细雨,点点入地。在晋剧唱腔中,还有用平板、夹板、二性、流水等组成的套唱腔。一般用于追叙、忏悔、思考问题等。

滚白是用以表现泣不成声,极度悲哀的情绪。从过门到唱腔,都有极大的感染力。如《芦花》中闵德仁的两闪滚白,往往是演员挥泪而歌,观众弹泪而听。

过去晋剧文武场编制为九人,称“九手场面”,即鼓板(指挥)、铙钹、马锣、小锣、梆子、吸胡、三弦、二弦、四弦。有时伴奏中需用铰子,由弹四弦者代操;需要唢呐伴奏时,则由弹三弦、拉二弦者代吹。文场乐器,呼胡是中音乐器,亦名“葫芦子”。椰壳,比板胡壳大,状如鸡心,口面直径约12-13厘米,粘以桐木板。主档以硬木质制作,长70厘米。安有腰码,固定在档之中部。下码置于桐木面上端六分之五处。马尾竹弓,音质柔和,酷似男中音声腔。呼胡拉主旋律,二弦、三弦、四弦配合伴奏。艺人说:“呼胡、三弦是肌肉,二弦是骨头,四弦是筋。”又说:“呼胡立杆子,二弦加塞子,三弦补窟子,四弦掌尺子、定调子。”打击乐器中的马锣,既重且大,直径55厘米,厚约1厘米,声音不散不躁,现多用“六”字马锣,与弦乐“sl”音相全,故有用马锣定音的传统习惯。

晋剧弦乐牌曲很多。表现愉快情绪的有[绣荷包]等。表现苦恼的有[太阳神针]等,紧张用[紧杀鸡],舒缓用[大寄生]。这些曲牌可单独使用,也可联辍使用。如《打金枝》中的《闹宫》与《春秋配》中的《拣柴》的音乐,就是用若干曲牌组成的联奏曲。唢呐曲牌也很多,如“坐帐”用的[开门鼓]、[慢拜场]等,能渲染元帅升帐时隆重庄严的气氛。《战宛城》中用的[对舞],有千军万马奔腾攻战的气势。

打击乐的锣鼓点,约有四、五十种。如[硬三锤]、[五锤子]、[三翻鹞]、[小战]、[战煞]、[海沙]、[披头]、[帽子头]、[回头]等。使用时,可根据剧情发展需要来选择。如[闷场](俗称揉肚子),可配合人物捶胸、顿足、立坐不安的动作与呼喊节奏。《斩黄袍》中高怀德上场,《回荆州》中赵云上场,《长板坡》中张飞斥责赵云之后,都是用这种鼓点来衬托人物烦躁和焦急情绪。中路梆子有时在四股眼、夹板、二性唱腔之前,使用[七锤子]与弦乐接,必要时带[撩子]配合剧中人耍马鞭、或“接门”的动作。《坐楼杀惜》中宋江杀死阎婆惜,从她身上搜索梁山书信时,用[小战]伴奏,有力地渲染了其战战兢兢,极度紧张的状态。

脚色行当

晋剧中,分传统的生、旦、花脸三大行为红、黑、生、旦、丑五行。清末民初,晋剧中已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五大行指的是:红(胡子生)、黑(花脸)、生、旦、丑。十五小行指的是:正红、老生(正红、大黑兼)、大黑、二黑、小生、武生、娃娃生、正旦(青衣)、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马旦、文丑、武丑。中、北路梆子清代时大致与蒲州梆子的脚色行当相同,后逐渐发展变化。到清末民初,中、北路梆子已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五大行:红(胡子生)、黑(花脸)、生、旦、丑。十五小行:正红、老生(正红、大黑兼)、大黑、二黑、小生、武生、娃娃生、正旦(青衣)、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马旦、文丑、武丑。

晋剧的脚色行当,根据演员的技艺高低及在群众中的影响程度,分为头套(亦称头路、头牌)、二套(二路、二牌)、零碎三类。头套演剧中主要人物,二套演次等人物,零碎应杂。《蝴蝶杯》为便,田云山为头套胡子生应工,胡晏为二套应工,零碎则扮演家院田明。

晋剧的脚色行当中,生行中的胡子生为最主要的行当,一般戏班以其为挑班演员,故称之为挑大梁的,在戏班中所挣“戏份子”(即工资)最高。胡子生可分为黑胡子生、老生、红生,多扮演中老年的正派人物。戴三绺(关羽则为五绺)髯口为其主要标志。一般群众和演员在习惯上都称胡子生演员为唱红的。四大梆子中的胡子生演员以“红”为艺名的尤多。胡子生中戴黑髯(一般为黑三绺)称黑胡生,居胡子生之首,多扮演帝王将相、官吏员外等有地位的中年男子,须生演员必须具备过硬的唱念功夫和扎实的腰退功、武功;另外还须掌握梢于功、髯口功、帽翅功、幅子功、靴子功、鞭子功等高难度技巧。唱功戏、做功戏、功架戏均要能拿得起。能唱不能做或能做不能唱,称不上好把式,只能算片(撇)子演员,不够挑班资格。在唱念上讲究吐字清楚、喷口有力、缓疾有致,以本嗓为兼用假音(背弓音),具有高亢激昂之特色。身段、功架则讲究仪表庄重、英武刚健。因因子生演员表演难度大,扛戏分量重,故四大梆子的胡子生历来均由男演员担任,已成传统。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晋剧中涌现出以丁果仙为代表的一批胡子生女演员,称之为坤角。她门以嗓音明亮清脆、扮相俊美大方、做戏逼真细腻见长,赢得广大观众欢迎,迅速取代了男角胡子生在晋剧中的头牌地位。但是,由于女胡子生演员生理条件所限,一些身段、功架、武功较重的戏难以胜任,致使一些剧目逐渐从舞台上消失,如《出棠邑》、《观阵》、《上天台》、《五雷阵》等。

胡子生行当中还有老生。红生之分。老生,扮演老年长者,挂白三缮或苍三绺,表演以倡做为主,苍老、凝重、朴实是其主要特色。红生戴黑三绺,勾红脸,扮演勇武忠直的人物。

小生:分文生、武生、娃娃生。文生有纱帽生、翎子生、巾子生、穷生等。主要扮演青年男子。纱帽生,戴纱帽,穿蟒袍或官衣,扮演有功名的人物,表演上要求仪态端庄洒脱。翎子生以头插锥尾为主要标志,多扮演武将和文武双全的人物。一般由文武小生扮演,。要翎子为这类脚色绝活。巾子生,戴巾于,穿褶子,持折扇(故又称扇子生),主要演风流儒雅的公子,表演上要求风流潇洒、儒雅俊秀。穷生,穿素道袍或富贵衣扮演落魄书生一类人物。要求表演出人物穷困潦倒及贫而有志的神情形态,娃娃生,扮演少年儿童,戏的分量不重,多由童伶、学员扮演。武生:分短打、长靠两种。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短打武生,戴罗帽,穿箭衣、侉衣、豹衣,表演上以武打、翻跌为主,武生扎大靠,着厚底靴,表演上以开打、功架为主。

旦行:主要有正量(包括闺门旦)、小数点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马旦。正旦,又称大旦、青衣,多饰演已婚、正派的中年妇女。以唱做为主,宁静端庄、晓理贤慧为其主要特色,另外有一些唱功戏中的未婚女子(所谓“闺门旦”)。也由正旦应工,正旦常与胡子生配戏,戏的分量一般都较重。小旦,多扮演青少年女子,有小旦、花旦之分,二者的区别在于人物的性格及表演特点。小旦多扮演正派纯真的青年女子,表演以唱做为主。以活泼伶俐、天真烂漫、举动敏捷见长。花旦则以做功和念白为主,多扮演放浪泼辣或妖艳俏丽的青年女子,以泼辣刁狠为主要特点。正旦、小旦为梆子戏中的主要行当,故有“一窝旦(正旦和小旦)吃饱饭”,“一旦挑八角”之说。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彩旦,也称丑旦、丑婆子,扮演滑稽或刁奸的妇女,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一般为小打扮,不穿蟒靠,重武打。一般班社由刀马旦兼任。刀马旦、多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身扎大靠,头戴七星额子,插翎子,唱做打和舞蹈并重。这类脚色大都由功底扎实的小旦演员扮演,故亦称为刀马小旦。

花脸行:也称净、黑头。分大花脸、二花脸。多扮演相貌、性格、品质特异的人物,均以面部勾脸(即在面部勾画各种颜色的脸谱)为主要标志。大花脸,偏重唱、念、做、举止稳重,主要扮演身份地位较高的人物,如包拯、曹操、徐彦昭等。大花脸有花脸、白脸、黑脸、红脸、净脸之分,由人物的性格、品质及行为所定。如包拯黑脸,以示其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曹操、潘仕美由因其奸诈、残忍,勾白胸;关羽勾戏脸,以表示其忠心不二的品质和英武刚强的性格。过去,有“花脸不挑班”之说,但也有个别艺术成就高的演员仍可以挑班,如晋剧花脸学员乔国瑞(狮子黑)即曾挑班多年。

过去,梆子戏有代脚制(也称代行制),这是由于旧班社中演职人员不足所致。彩旦通常由丑行代,个别小旦演员也代之,如晋剧演员冀美莲演《拾玉镯》的刘媒婆、《风筝误》的丑姑娘,深得广大观众赞誉。建国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观众的要求,剧团编制逐渐扩大,演职人员大大增加,戏校和训练班也注意培养老旦演员,除少数剧团外,多数均有专人扮演。但彩旦、娃娃生的代脚制仍延用至今。

标签:戏曲剧种
【设计之家 原创文章 投稿邮箱:tougao@sj33.cn】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