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作者:佚名 来源:第一视觉 时间:2006-04-27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内容和形式,没 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 作为视觉艺术、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的美术,总是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如线条、色 彩、空间、构图和材质等形式要素及其组 合关系构成的形式美作用于人的感观,使 人们透过艺术作品的形式认识其内容,获 得审美的感受。如果说美术创作过程是从 内容到形式,那么美术鉴赏则是一个逆向 过程,即从形式到内容,前者的终点成为 后者的起点。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具有 历史性与时代性,它不是固定不变的,随 着时代和生活内容的变化,美术的形式也 在不断变化,在继承、借鉴旧有形式的基 础上产生出新的艺术形式。 

  那么,什么是作品的形式呢? 形式 是指构成事物诸要素的结构和显现方式。 “形”即称“原形”,包括原始形、自然 形;“式”指“法式”、“法则”。“形” 是自然的,“式”是人为的。“形式”是 指将自然形态经过人为加工而成为一种新 的美的形式。作为内容存在方式的形式, 包含两方面的联系,首先是内容诸要素的 内部结构和排列方式,称为内形式,它是 尚在美术家头脑中的反映形式、精神形式。 其次是与内部结构相关联的外部表现形态, 即呈现于感觉形象的外观,称为外形式。 内形式直接体现事物内在要素的构成关系, 因而与事物的内容紧密相关。事物的外在 形式具有独立审美价值,而形式美则是美 的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 美特征。内形式与外形式好比建筑物的结 构与造型,建筑物的内部结构根据设计要 求,可采用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这是它的内形式;建 筑物的外观造型、细部装饰、门窗柱及色 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这是它的外形式。 事物的外形式美,总是诱发人们去欣赏它。 形式美具有抽象性,因而具有某种朦 胧的审美意味。原始图案,如鱼、蛙、虫 等,经历了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的转变过程, 人们从图案上点线面的组合关系及几何纹 样的变化中很难看出有什么明确的社会内 容,获得的仅是审美意味。现代英国美学 家克莱夫?贝尔用“有意味的形式”来解 释图案的形式美是有一定道理的。实际上 这种抽象的图案是人类在实践中积淀了丰 富的社会内容,以至逐步脱离了原来的内 容而形成的。 

  什么是形式美?广义地说,它是客观 事物外观形式的美,狭义地说,它是大量 具体美的形式提炼、概括出来那种抽象形 式所具有的美。它是相对独立的外部形式 诸因素的美,即点线面、色彩、空间、构 图、质材等形式因素的组合构成的美术作 品的形式之美。

  内容与形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形式受内容支配,但反过来又影响内容的 表现。一切美的内容必须由一定的形式表 现出来,一定的形式美也不能脱离内容而 存在。就是抽象的形式美,也要通过人的 生理机能引起人的情感活动。美术作品的 美应是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并随时代的 变化而发展。 

  不同作品在内容与形式关系上往往有 不同的侧重,再现型艺术偏重内容;表现 型艺术偏重形式;抽象艺术的形式就是它 的内容,内容凝结在形式上。蒙德里安的 抽象作品《构图》仅以线条和色块组成, 把形式――结构推向极端,追求的是抽象 的形式。 

  艺术强调个性和特色,否则不易引起 人们的注意和欣赏,但是并不等于说它就 没有共同的规律可寻,更不能说勿须知道 艺术的共同规律,相反,对于艺术共性的 了解,会有助于对具体的艺术个性的认识。 我们知道,艺术是以审美为特征而发挥其 功能的,作为造型艺术,它所表现的线条、 形体、色彩、材质等,在时间、空间上的 搭配、排列、组合,怎样才是美的,同样 有着共同的特点和规律,因为都是表现在 形式上,所以称作“形式美”。形式美有 种种法则,概括说明如下: 

一、多样与统一 

  多样与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是 各种艺术门类共同遵循的形式法则。所谓 “多样”是整体中所包含的各个部分在形 式上的区别与差异性;所谓“统一”则是 指各个部分在形式上的某些共同特征以及 它们之间的某种关联、呼应和衬托的关系。 只有多样变化,没有整齐统一,就会显得 纷繁散乱;如果只有整齐统一,没有多样 变化,就会显得呆板、单调。多样统一包 括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各种对立因素之 间的统一,另一种是多种非对立因素互相 联系的统一。无论是对立还是调和,都要 有变化,在变化中见出多样统一的美。多 样统一体现出事物内在的和谐关系,使艺 术形式既具有本质上的整体性,又表现出 鲜明的独特性,从而更充分地表现艺术的 内容。 

二、比例与尺度 

  比例是指事物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 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切事物都是在一 定尺度内得到适宜的比例。比例之美,也 是在尺度中产生的,尺度就是标准、规范, 其中包含了体现事物本质特征的美的规律。 人本身的尺度,是衡量其他物体比例美感 的因素。在《芬奇论绘画》一书中达?芬 奇认为:“美感应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 神圣的比例关系之上。”事物形式要素之 间的匀称和比例,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通 过对自然事物的总结抽象出来的。古代画 论中所说“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讲了山 水画中山、树、马、人的大致比例。古埃 及的金字塔已经有严格的比例关系,胡夫 金字塔的周长除以二倍塔高等于3.1416, 与圆周率巧合,著名的“黄金分割率”是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他们发现 了这一比例的美学价值。古希腊的帕底农 神庙,是黄金分割最典型的代表作品,神 庙从外形到东西南北各面,柱式、门窗、 石阶、三角额墙全部按黄金分割来造型。 安格尔的油画《泉》中的女人体从肚脐到 脚底的高度与全身高度的比为0.618,同 样符合黄金分割。人体美一直是西方造型 艺术的重要表现内容,历代艺术大师对人 体比例进行了研究与计算,得出身长与头 部的比例为7:1至8:1。 

  比例不是僵死的东西,艺术家往往通 过改变比例来创造特殊的审美效果,安格 尔的《土耳其宫女》“正是这拉长的腰身 造成的柔美,能立即抓住观众。”这即是 对人体比例进行改变,取得美的例子。 

三、对称与平衡 

  对称又称“对等”,是事物中相同或 相似形式因素之间相称的组合关系所构成 的绝对平衡,是平衡法则的特殊形式。对 称分为中心对称、轴对称和平面对称3种 类型。自然界中植物的叶、大部分动物及 人都具有对称形体。事物的对称形式,会 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对称、均衡的布局, 能产生庄重、严肃、宏伟、朴素等艺术效 果,例如西方宗教建筑和中国古代皇宫布 局多用对称形式显示其稳定及宏伟规模, 装饰图案中对称的运用更是比比皆是。 

  绘画中找不到严格的对称结构,一般 只能做到大致对称,如达?芬奇的《最后 的晚餐》、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在构图 上属大致对称。美国文艺心理学家朴孚研 究过一千幅名画, 发现每幅名画都含有 “不对称中的对称”、 “不平衡中的平 衡”,即是“代替平衡”的原则。人物画 中体积偏左,则人的注意力偏右,风景画 中体积倾右者,远景往往偏左,以求左右 两方平衡稳定。 

  平衡又称“均衡”,在造型艺术中指 同一艺术作品画面上不同部分和因素之间 既对立又统一的空间关系。平衡分为对称 平衡、重力平衡和运动平衡。中国画某处 常盖一印章,除了标出作者外,也起平衡 构图的作用。建筑往往采取对称形式,对 称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衡,具有高度的稳定 性。有些不对称的建筑,也同样遵循平衡 的原则,如莫斯科的瓦西里?布拉仁教堂, 其建筑群的9座塔楼上蒜头或宝顶的大小、 色彩和装饰各不相同,但8座塔楼都围绕 中央主塔,形成了众星拱北斗的结构,仍 然没有背离平衡的原则。 

四、对比与和谐 

  对比是质与量互相差异甚大的两个要 素产生强烈对照的现象,是强化视觉刺激 的有效手段,包括形式对比与内容对比。 

  形式对比是指体积大小、色彩浓淡、光线 强弱、空间虚实、线条曲直、形态动静等 的对比;内容对比如善与恶、崇高与卑劣、 爱与恨、痛苦与欢乐的对比。对比是创造 艺术美的重要手段,其特征是使具有明显 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 共处于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 辅相成的呼应关系,显示和突出被表现事 物的本质特征,以加强某种艺术效果和艺 术感染力。法国画家达维特的油画《马拉 之死》表现的是雅各宾党领袖之一的马拉 被反革命分子科尔冀刺死于浴盆之中的场 面,画面下半部分是死于浴盆中的马拉, 与上半部分黑暗的墙壁形成实与虚,明与 暗的对比,突出了马拉的形象。达?芬奇 的《最后的晚餐》通过耶稣与十二门徒共 进最后一顿晚餐时的富于戏剧场面,对耶 稣及叛徒犹大等的心理刻画表现出善与恶 的对比。 和谐是指审美对象各组成部分之间处 于矛盾统一之中,相互协调,多样统一的 一种状态。美学史上最早提出和谐概念的 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用数 的和谐解释宇宙。

  和谐作为优美的属性之 一使人能在柔和宁静的心境中获得审美享 受。西方古典主义的油画十分讲求和谐美, 如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提香的 《花神》、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都是 和谐美的典型例子。

  对比与和谐是一个事物的两方面。艺 术作品中既有对比又不和谐,对比中求和 谐,和谐中又产生对比,在对比和谐中加 强美的感受。 

五、节奏与旋律 

  节奏是客观事物运动的重要属性,是 一种合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方式。节 奏存在于客观现实生活之中,火车的车轮 声,人的呼吸,昼夜的交替都具有一定的 节奏;人的心理情感活动会引起生理节奏 的变化;艺术作品中的节奏具体体现在线 条、色彩、形体、音响等因素有规律的运 动变化,能引起欣赏者的生理感受,进而 引起心理情感活动。 

  人的视觉也有一定的节奏感受。在视 觉艺术中,节奏主要通过线条的流动、色 块的形体、光影明暗等因素反复重叠来体 现。静态艺术是一种引申意义的节奏,绘 画中透视的远近、色彩的进退、比例的大 小、线条的曲直都构成了视觉上的节奏。 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纤夫》是众多的人 物并列由右后向左前移动的横构图,画面 人物分3组,形成由高到低,由低到高交 替错落,人物上方外轮廓出现的起伏线产 生的节奏感十分强烈。我国书法艺术在黑 与白、字距与行距,起笔、行笔与收笔之 间产生一定的节奏,特别是狂草中线条的 粗细、长短、急速及疏密构成强烈的节奏 感。建筑门、窗、柱的反复交替,其节奏、 韵律与音乐很相似。 

  韵律是一种协和美的格律,“韵”是 一种美的音色,“律”是规律,它要求这 种美的音韵在严格的旋律中进行。例如一 条美的弧线,它的每一阶段的形态要美, 这种美又是在一定规律中发展。线的弯曲 度、起伏转折及前后要有呼应,伸展要自 然,要有韵律感(秩序与协调的美)。形 象的反复、连缀、排列、对称、转换、均 衡等,几乎都有严格的音节和韵律,是一 种非常优美的形式。

六、反复与连续 

  所谓“反复”就是以同一条件继续不 断地连续下去,或是将一个图形变换位置 后再出现一次或多次,配列两个以上的同 一要素或是对象,就成为反复。有时富于 变化的“反复”也显现“律动”的效果。 在同一要素反复出现的时候,正如心脏跳 动一样,会形成运动的感觉。单位形反复 过程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如果能保持单位 形基本或部分的特征,即原来单位形生发 出来的形与原形存在着一种亲缘的相似关 系,这种关系容易取得统一的秩序。反复 大都用于装饰之中,它可以造成节奏运动 感,给侧面带来活力。因此设计常采用变 化对象的反复表现,以求得更高的表现效 果。 

  连续是由一个纹样(单元)或两三个 纹样(单元)向一定方向发展,运用纹样 的反复节奏获得美的韵律。连续包括二方 连续和四方连续。二方连续是单元纹样向 左右或上下发展,它具有反复的节奏性和 二方的限制性,二方连续包括散点式、垂 直式、水平式、倾斜式、波状式等。四方 连续是由一种纹样或多种纹样组合,同时 向四方发展,反复连续构成。它有点缀式、 连续式或点缀连续交错的形式,具有纹样 的连续性、四方的衔接性的特点。其连续 形式有3种,即是纹样与纹样的连续,组 织骨骼的连续和纹样位置更换的连续。由 于连续衔接使构图紧凑,因此加强了纹样 的变化,并为机器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七、统觉与错觉 

  人的视觉是视网膜的映象传送到大脑 后的反馈。当4个单元纹样拼合在一起时, 常常会形成一个新的视觉中心,这种视象 称为统觉。如建筑物室内天顶图案的组合, 铺地的地砖图案组合,形成了无数新的视 觉中心,其视觉效应产生更加丰富的内容, 构成了具有节奏、韵律的形式美。当人在 感知某一事物时,还可以获得另一感官才 能获得的感受,如听到一个人的声音,就 好像见到那个人的形态,由此产生通感。 通感把声音变成视觉形象,统觉和通感是 审美视觉的再创造。 

  错觉是人的知识判断与所观察的形态 在现实特征中具有矛盾的错觉经验,是视 觉对象受到外来各种现象干扰,对原有物 象产生错误的判断。如通过两条平行线加 上数条斜线,会造成这两条平行线不平行 的错觉。两个同样大小的白色、黑色的圆 形,由于错视现象在视觉上产生白色圆形 更大的感觉。凝视黑色与白色强烈对比形 状时,会在两线条的交叉部分出现微小的 灰色点子,形成视觉“残象”。若将错觉 的不利因素转化为艺术造型的有利因素时, 错觉就成了美学研究的对象。雕刻家利用 错觉变象来处理人物的比例,广告装潢设 计常利用错觉来达到运动的刺激。错觉可 以丰富构思的浪漫色彩,加强形态的动感 因素,在矫正错觉中艺术形象得到美的夸 张,使不利的视觉因素成为艺术的特色。 
标签:美术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