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书画家王蒙(1308-1385)(2)

作者:佚名 来源:第一视觉 时间:2007-03-17


 

王蒙绘画作品:

元代书画家王蒙(1308-1385)

《葛稚川移居图》

 葛稚川,名洪,自号抱朴子,东晋时人,著有《抱朴子》、 《神仙传》等书传世。此图画葛洪携子侄徙家于罗浮山炼丹的故事。画卷取全景式构图,但又不像宋画那样突出一主峰,而是强调众多山形所造成的一种整体气势和气氛。除画面左角空出一小块水面外,其余各处都布满了山石树木,使景致显得格外丰茂华滋,是王蒙典型的重山叠嶂式。然而此图又与他大部分作品风貌相异,如树叶全用双钩填色,树干精勾细描,树形复杂多变,设色五彩斑斓,不同于他惯用的写意或兼工带写。山石用小笔细写,并用墨、青、赭等色反复渲染,墨彩相彰,画断崖用斧劈、刮铁、折带诸皴法,与他常用的披麻皴与解索皴迥异。画中人物的描法简洁中见精工,造型头大身小,古拙可爱。全画中左下方溪水最亮,烘托了葛稚川的形象。画面山岩重重,树木茂密,加上回环的流泉,曲折的山径,造成一个幽深宁静、远离尘世的境地,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隐居的希求。

元代书画家王蒙(1308-1385)

  《青卞隐居图》纸本、水墨画

纵140.6厘米,横42.2厘米

今藏上海博物馆

      卞山(一作弁山),在画家王蒙的家乡吴兴西北十八里处,那里山高林茂,景色幽美。他的外祖父赵孟詈驮?趸?仪?。?菁窃囟蓟??氨迳酵肌薄K?堑淖髌房赡苁且?⒒?彝趺纱醋鞯钠趸?M趺伞肚啾逡?油肌纷饔诒366年4月,据画上收藏印推测,这幅画是赠给表弟赵麟的。

      《青卞隐居图》是在狭长的画幅内,表现出卞山从山麓至山顶的雄伟奇特的景象。作者以高远法构图,画面下段,近景画水边山麓,幽涧流水。在一片茂盛的树林中,有一人曳杖而行。中段,描绘山峦起伏变化,山势逶迤而上。深远之处可见茅屋数间,屋内有一隐士抱膝而坐。上段,最高处画危峰耸立,表现出可望而不可攀的险峻之势。整个画面流动的线条,跳跃的墨点,组成一层层山冈,一组组树木,密密层层布满画面。山势虽然前后重叠,但气脉相互贯通,宛如一条游龙飞腾而上,因此有人称这种画面结构为“龙脉式”,其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之”字形取势布景。不过王蒙这幅画更重视“气势”的表现,有一种气脉的流动感,而且画面繁密而不塞迫,使人觉得既丰富又灵动。如果以王蒙的画与倪瓒的画相比,一繁一简,都达到了艺术的极至。前人评论王画“似繁而简”,倪画“似简而繁”,是颇值得人们回味的评价。

      《青卞隐居图》明代画家董其昌认为是“天下第一”的山水画(此画上绫隔水董书“天下第一王叔明画”),历代许多画家被这幅画的气势和笔墨所折服,尤其是笔墨显示出王蒙技法的丰富性。现代画家潘天寿和美术史家王伯敏曾从技法方面作了介绍,认为“这幅画技法甚为高妙,在描写时,先以淡墨而后施浓墨,先用湿笔而后用焦墨的方法为之(笔者注:画山以解索皴为主),用笔乱而不乱,层次井然。山头打点,方法尤多,有浑点、破竹点、胡椒点、破墨点,表现出山上树木的茂密苍郁。全局不多渲染,其深远之处,都以紧紧的皴擦来表现它,有条不紊,理具其中,充分呈现出空间的深度”(引自潘天寿、王伯敏合著《黄公望与王蒙》178页)。。[艺术中国网 http://www.artcn.cn/]

      这里补充说明,画家的笔墨不仅是表现出树木的茂密苍郁,山势的空间深度,而且笔墨还传递出强烈的感情信息。那扭曲的皱笔线条,跳跃的苔点,以及近树上焦墨枯笔粗率的皴擦,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安与烦燥的情绪。如果联系这幅画的创作时间―1366年4月,正是朱元璋与张士诚双方军队会战在吴兴地区之时,这对“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的王蒙来说,当然不可能对战局无动于衷,他面临前途的选择,所以笔墨间自然流露出矛盾、不安的焦虑。可见一幅优秀的写意画,其笔墨不仅是形式因素,而且有一定的深沉含义,不知读者以为如何?

元代书画家王蒙(1308-1385)

《秋山草堂图》

  《秋山草堂图》画高山崇岭,茂树清淡,山脚草堂临水,水际荻花萧瑟,堂内隐者怡然自得。表现出江南自然山川的湿润,创造出蓊郁深秀、浑厚华润的境界。画上自题小篆书“秋山草堂”四字, 下行楷书又识云: “黄鹤山中樵者王子蒙为画于淞峰书舍”。

标签:书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