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现!表面下的隐藏信息――浅谈信息可视化
1910年,病卧床上的魏格那(德国气象学家,以“大陆漂移学说”闻名),无意地注视着墙上的世界地图……地图表面之下的隐藏信息惊现了:“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相对应……”。
地图,将地面坐标的信息可视化而产生的图形工具,更便于人们探索其中关系,进而发掘隐藏的真理。Let’s zoom out. 其实任何事物都是一类信息:表格,图形,地图,甚至文本,无论静态或动态,都为我们提供认识世界的手段。而可视化(visualization),将数倍放大他们的威力。让我们看看Ta是如何穿透表面,让隐藏的信息浮现的:
1854年,霍乱在伦敦Soho区严重爆发,当时对霍乱起因的主流意见仅仅是空气传播。
约翰斯诺(内科医生)将水质研究、霍乱死亡统计分布图与地图对比分析,发现污染源来自于Broad Street的公用抽水机。证实了正是伦敦政府将废物倾销进泰晤士河的决定导致了霍乱通过地面下污水传播而最终爆发。
数据可视化的目标是通过图解手段清楚和有效传达信息。 功能性的数据可视化并非要是看上去乏味的,极度精密尖端的数据可视化也不一定是看上去漂亮的。关键要结合数据的特征,以便观察。
越狱男主角Michael身上的魔鬼纹身头像是用来定位在墙上打一个小洞:
因为Michael参与过监狱维修,所以知道材料的弹力系数以及一些参数。 根据胡克定律求出坐标后,当然要记下来,最容易记住的就是图形,他就把坐标隐藏在了恶魔的脸上了,然后又投影到墙上。这里,信息可视化以图形形式记忆复杂计算的结果,帮助用户快速使用并达到目的,数倍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
如今,数据可视化已发展成为研究教学与发展的热门领域,是结合了科学与信息形象化的综合领域。今天的信息世界,信息爆炸:怎样组织它们?信息超载:怎样理解它们?所有信息是相互关联的:怎样介入它们?知识淹没在信息中:怎么发现知识?怎样展现各种形式的信息来帮助人们探索信息?Let’s take a look:
5 Years Infosthetics
http://moritz.stefaner.eu/projects/5yrs-infosthetics/
“假设总共1000条数据,每屏显示50条,共需多少屏显示的完?”
在Infosthetics论坛 5周年庆生之际,设计师将总共约2000个项目放在同一个页面中按多重维度进行筛选查找。左侧每一个小块代表一个项目,并赋予几个与右侧类别属性对应的颜色。
点击右侧的类别、回复数、年份可进行多维度筛选。从近2000条数据中筛选出感兴趣的内容也就点几下的功夫。通过减少搜索,以较少的空间表现大量的数据,间接提高了用户的信息获取效率。
Where Does My Money Go?
http://www.wheredoesmymoneygo.org/prototype/
2009年圣诞节前,英国政府宣布将对地方公众公开地方开支报告,于是wheredoesmymoneygo.org孕育而生。用户可以在这里查看英国的政府过去6年内各领域的开支。政府希望通过运作这个项目,收集更多细节的信息,包括地方消费等。 图表内容的类别包括教育、健康以及国防等领域。由于所有图形的尺寸都与实际金额对应,颜色都与类别对应,即使没有百分比数据统计,也能直接看出各部分开支的比例,清晰直观。
――“油和能源的开支在哪儿?”
――“点绿的,进去就看到”